來到大稻埕,不只有美食、商店、碼頭和夕陽,還有一間一定要來逛的博物館──阿嬤家,是台灣第一座以「慰安婦」為主題,以及集結現代女性人權議題的博物館。館藏超過五千件以上的影音和文物,講述著許多人都不知道的故事。
阿嬤家參觀資訊
.開放時間:週三至週日10:00~17:00,週一二為休館日。
.門票:全票100元,優待票80元(學生、教師和65歲以上長者等)。
.定時導覽:每週六日15:00~15:30。
.停留時間:1.5~2小時。
.電話:02-25537133。
.地址: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256號
.交通方式:搭乘捷運至大橋頭站,1號出口出站步行約650公尺。
阿嬤家參觀心得
阿嬤家於2016年12月10日世界人權日開幕,位於熱鬧的迪化街上,在一整排日治時期興建的古厝之中,並沒有特別顯眼,不是特別要去阿嬤家參觀的話,應該很難注意到這裡有一間博物館吧。
進入阿嬤家之後,先到售票處購票,購票處前的空地本來是AMA CAFE,不知道為什麼沒有營業了。
櫃台前有一排阿嬤家的紀念品或相關書籍,還有樓層簡介三折頁可以索取。旁邊還有一台扭蛋機,扭一次100元,最小獎是一枚徽章,有機會扭到價值幾百元的阿嬤家紀念品。
櫃台旁有更多的週邊商品,還有關於台籍慰安婦故事的書籍,有興趣的人可以在這邊購買,也當作是對阿嬤家的一點支持。
從這個走廊開始,就是收費的常設展區,門旁邊有一張樓層簡介地圖。
就像走進時光迴廊裡,這條走廊牆上的照片就是阿嬤家的主角,照片裡的每位阿嬤都充滿笑容,就跟你我的阿嬤沒什麼兩樣,但是又有誰知道,這些阿嬤在年輕的時候遭遇了多少苦難,花了多少時間才從傷痛中走出來,甚至願意走上街頭接受訪問,為自己的過去發聲。
穿過走廊之後,有兩扇門可以選擇,左邊是1樓常設展,右邊是通往2樓特展,工作人員建議的參觀動線是先看完1樓再前往2樓。
常設展的開頭是這沉重的話語,從這裡開始將可以看到阿嬤們所遭遇的、讓人無法想像的過去。阿嬤家蒐集59位台灣慰安婦阿嬤的生命故事,不過二戰期間的慰安婦絕對遠遠超過59這個數字,我們只能透過這幾位阿嬤的故事,一窺當時慰安婦們所受到的傷害。
這台電視播放著婦女救援基金會(簡稱婦援會)所擁有的59位阿嬤的資料,以及他們被以怎樣的理由騙離家鄉。除了部分在台灣本島受害,其餘多被送往中國、日本和東南亞等地。
阿嬤家展示著一些舊照片,左邊的照片是阿嬤在台灣的受害地點,右上為南京慰安所遺址,右下為慰安所的規定。
還有阿嬤們所說的話,真的相當佩服她們,即使遭受到這麼多傷痛,還是能勇敢地繼續走下去,並且正視這段過往,捍衛著自己的權益。
阿嬤家常設展有3位倖存者的故事,即使大部分的阿嬤已經不在了,她們的故事也依然會繼續保存並流傳下去。從這些文字和照片,可以看到阿嬤們透過婦援會,一圓年輕時的夢想,看這著照片敘述,也為阿嬤感到開心。
這裡播放著採訪影片,除了有台籍慰安婦,也有荷蘭籍慰安婦,以及當時的日本士兵接受採訪。
1樓常設展的最後有一個小庭院,是由紙雕藝術家林文貞創作的生命樹,刻劃多位阿嬤的生命故事。
2樓展示的是阿嬤們的抗爭過程,以及關於這段歷史的紀錄,前來參訪的人,有時間的話不妨拿起電腦旁的耳機,仔細觀看並聆聽這些故事,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關於慰安婦的議題。
不管是參加遊行,或是直接前往日本參加訴訟,藉由這些照片和影片,都可以看到阿嬤及其兒女鼓起勇氣對抗強權的過程。
還有一區能蓋章寫信留作紀念,可以挑選一張明信片,蓋上阿嬤們的作品圖畫,寫下自己的心裡話,寄給朋友或是自己。我選擇蓋在自己的集章手冊裡,以後每當翻開關於阿嬤家的那一頁,都會再回想起有這麼一個地方,講述著這段不該被遺忘的歷史。
最後來到2樓的走廊,這裡是「蘆葦之歌」,以《聖經‧以賽亞書》裡的「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,將殘的燈火祂不吹滅,祂憑真實將公理傳開」做為命名,象徵阿嬤即使受傷,也會像蘆葦一樣表現出其柔軟卻堅強的一面。
這些紅銅管投射著59位阿嬤名字,手靠近光源,阿嬤的姓名會清楚地投射在手上,象徵將阿嬤捧在手心上,帶著阿嬤們的故事一同前行。
阿嬤家的展覽空間不大,卻有著許多非常珍貴的館藏,很值得大家前來了解。另外,阿嬤家的2樓還有一個公民書房,裡面收藏許多女性人權相關的書籍,可以讓訪客閱覽。不過因為來參觀阿嬤家的這天剛好有舉辦活動,所以沒辦法到書房看看。
☆大師兄銷魂麵舖 香辣好吃的銷魂麵
☆平價份量多的米塔義式廚房
☆中山區不限時咖啡廳HOKA CAFE
☆來自日本的超嫩日式豬排 勝博殿
☆士林夜市超人氣排隊美食 直火人
☆北門附近的咖啡廳 婷婷咬吐司
☆公館超人氣厚蛋吐司 雪球咖啡
☆信義安和沖繩飯糰 UMA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