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后民俗文化村的位於金門的東北方,附近大概只有馬山觀測站和獅山砲陣地是比較著名的觀光景點。雖然地理位置較偏僻,不過還是吸引非常多旅客前往,為的就是親眼看這些像藝術作品般的閩南古厝聚落建築。民俗文化村的園區裡還有料多實在的蚵仔麵線,喜歡蚵仔料理的人千萬不能錯過!
.金門自由行三天兩夜懶人包
.金門機場交通/免稅店攻略
.金門25+熱門景點美食懶人包
.10間特色金門民宿推薦
.10+金門名產推薦
金門推薦一日遊&票券(多比現場便宜!)
.金門租機車線上預訂9折優惠
.金門台灣好行半日遊/一日遊
.漢服旗袍體驗(含妝髮服務)
.金城鎮免費導覽線上預約
.金門也有藍眼淚!尋找藍眼淚行程
文章目錄
山后民俗文化村資訊
- 開放時間:08:00~17:00。
- 停留時間:60分鐘(包含享用美食的時間)。
- 門票:免費參觀。
- 電話:082-354441。
- 地址:金門縣金沙鎮山后民俗文化村,地圖搜尋「金門民俗文化村」即可。
山后民俗文化村交通
大眾運輸
搭乘公車25號(時刻表)或31號(時刻表)至「民俗文化村」下車;也可以搭乘台灣好行「C線–獅山民俗村線」(台灣好行時刻表)至「山后民俗」下車,每日僅一班,在山后民俗文化村停留45分鐘。
開車騎車
在金門自駕的旅客,只要依著導航的指示到民俗文化村,園區圍牆旁有一整排的汽車格和機車格。
山后民俗文化村介紹
金門山后民俗文化村的入口
民俗文化村完工於光緒26年(西元1900年),由旅日經商有成回鄉的人,號招族人興建而成,整個建築群包括16棟閩南傳統建築、1棟學堂(海珠堂)、一座宗祠(王姓宗祠),合稱「十八間」。
民俗文化村內的建築全部依山面海,整齊劃一的排列,讓人穿梭於其中時,感到相當舒服。還有彩繪磁磚和雕刻等裝飾,使這裡的房屋看起來很精緻。
燕尾脊出現於閩南建築中,屋脊兩端向外延伸翹起來,且末端有分岔,形狀與燕尾相似,這種裝飾多用於彰顯財富和身分地位。金門縣以燕尾脊為縣徽,象徵著金門視閩南建築為珍寶。
這裡的房子有門牌,也有居民在自家庭院晾衣服,因此到訪民俗文化村時,要小心一點,盡量別打擾到此處的居民。
民俗文化村內的學堂「珠海堂」,可以入內參觀,裡面的裝飾非常值得細細欣賞,還有詳盡介紹「十八間」的由來,以及可以蓋紀念章。
學堂前的半月池形似弓箭,在風水方面表示防煞,又有一說為建在學堂前有助於學生考試學習。應用在生活方面的話,除了可以當造景,也能用於滅火。
有著許多華麗雕刻和裝飾的王氏宗祠
山后民俗文化村美食&商店
王阿婆小吃店
照片前方為紀念品攤販,後方為王阿婆小吃店
山后民俗文化村美食最推薦王阿婆小吃店,蚵仔麵線和蚵仔煎的蚵仔非常多。因為金門北岸沿海有一處非常適合養蚵仔,這附近的居民多以養殖蚵仔為生,所以蚵仔產量多、售價便宜。
吃了一口才想到要拍照……
在王阿婆小吃店旁買了一支牛奶冰棒,這樣一支只要20元,真的超級便宜。這支「青草地鮮乳冰棒」是金門畜試所製作的,味道十分香濃,據說百分之百純天然,在金門各地都能找到,夏天來金門必吃!
諾莉商店
這家餐廳主食和王阿婆小吃店差不多,另外有販售剉冰,炎熱的夏天非常需要冰品來消暑一下~
旅遊紀念幣
許多觀光景點都有設置紀念幣販賣機,不過金門好像比較少見,這趟金門自由行只有在民俗文化村看到(也有可能是我沒認真找XD)。喜歡收集各景點紀念幣的人,千萬別錯過!
防空洞藝品小舖
這家店不在民俗文化村的第一排,要往裡面走才能看到,主要賣風獅爺紀念品、飲料冰品和高粱酒香腸。
山后民俗文化村漢服體驗
本來金門民俗文化村這邊有一間漢服體驗「花樣年華」,不過他好像搬家到附近的沙美老街,或許可以租漢服再前來民俗文化村拍美照!